近日,湖北省恩施州、陕西省榆林市及云南禄丰市广通镇相继曝光的“失独”群体现状,再次将社会目光聚焦于这一特殊而脆弱的群体。据统计,恩施州“失独”群体中,近八成扎根农村,其年龄结构、生活状态及心理需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恩施州:农村“失独”占比高,扶助政策显温情
恩施州卫生健康委最新数据显示,全州共有3329名“失独者”,其中农村居民占比高达79.24%。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恩施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扶助金标准,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月提供890元的省级扶助金,远超国家标准。同时,该州正积极推广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通过邻里互助、村居民协作等形式,为“失独”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力求缓解他们的孤独与无助。
榆林市:心理创伤难愈,养老难题待解
榆林市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全市失独家庭逾260户,其中农村家庭占比显著。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面临再生育与收养双重困难,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养老问题尤为突出。榆林市政协社法委呼吁,除了经济扶助外,更需加强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体系。
广通镇:经济困境叠加精神孤独,多方合力共筑防线
云南禄丰市广通镇的调查则揭示了失独家庭在经济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困境。高达89%的失独人员年过六旬,多数患有慢性疾病,经济来源匮乏,主要依靠政府补助维持生计。针对此,广通镇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专项扶助基金,同时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发挥志愿者与社会组织的力量,为失独家庭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帮扶服务。
社会各界共呼吁:关爱失独,温暖同行
从恩施到榆林,再到广通,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无不诉说着“失独”家庭的辛酸与不易。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应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经济扶助、心理关怀等多维度举措,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拾生活的希望与信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每一个需要关爱的灵魂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光明。